今年4月份我参加了写作天计划,再过两天就要结束了。在这近百天的写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时常在两个状态中来回切换。
一种是不知道写什么好,面对给出的题目毫无头绪,无从下笔;
另一种是各种念头都争先恐后地冒出来,等到下笔的时候却有种“茶壶倒饺子”的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于是,我很好奇,那些高产的作家是如何做到笔耕不辍、下笔有神的。他们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写作小妙招吗?如果有的话,我还真想学一学。
就是在这个情况下,我遇到了7月份刚推出中文版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育哲学讲师申克·阿伦斯。他通过对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卢曼教授卡片笔记法的研究,为我们介绍了一个简单、易学又有效的写作方法。
根据申克教授本人的说法,他的初衷是为学生和学者的学术写作提供有效的写作方法。毕竟卢曼教授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都是学术性文章。可当这本书的德文版和英文版面世后,好评却从非学术界涌来,很多人表示这本书改变了他们对写作的传统思维。
我们还是先来简单认识下卢曼教授吧。尼克拉斯·卢曼毕业于法学院,在35岁那年攻读社会学博士,仅一年时间就顺利通过博士论文和高等院校授课资质论文。随后顺利进入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在此之后的30余年间,他写就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
最不可思议的是,卢曼教授曾说过,“我从不强迫自己做任何我不喜欢的事情。每当我思路卡顿的时候,我就会转头去做别的事情。”也就是说,卢曼教授从不强迫自己写作,他所有的写作过程都是轻松愉快的。
这显然要归功于他独特的卡片笔记法。这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将笔记记录在大小相同的一张纸卡片上,将这些卡片集中收集在盒子里。通过打标签的方式为笔记之间建立联系,当笔记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一张知识网络。
一、同样是素材积累,为何只有卢曼的卡片最有效每个写作者都会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方便在写作过程中随时取用。卢曼教授一生积累的9万多张卡片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个素材库。为何他的卡片笔记盒能帮助他实现高产呢?在申克教授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中,我找到了以下三点卡片笔记与普通素材积累的不同之处。
1、笔记应是思考的结晶而非简单的摘抄学生时代老师会让我们在书本中划重点,导致后来我们阅读时也习惯性使用同样的方式做笔记。不是在句子下面划重点或高亮,就是将好文章一键收藏到笔记APP中。我们将这个过程视为素材收集。而且回顾下我们收藏的内容就会发现,它们不一定有深刻的思想,但一定有“金句式”的表达。
卢曼在阅读时也会随手记下文献笔记,不过他从不直接摘抄,而是对文本内容进行转述。转述是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复述,同时又保证不改变原意。可别小看转述这个步骤,与摘抄不同,它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思考,是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
长年的填鸭式教育让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知识。实际上,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利用知识获得洞见。卡
片笔记法确保我们在做笔记时就进行了独立的思考,而经过独立思考形成的想法更容易被大脑记住并在日后调用。
2、笔记之间需建立联系,链接产生二阶效应在写作天计划刚开始时,我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创建了自己的素材库。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先是创建了一个名为的文件夹,接着又在这个文件夹下面创建了等多个子文件夹。
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我经常陷入两难之地:有时一个素材既可以放进这个文件夹又可以放进另一个,有时一个素材放入哪个文件夹都显得不合适。光是为素材匹配合适的文件夹就要花费很不少功夫,时常还得怀疑文件夹的分类不够科学合理。
这种图书管理员式的笔记分类方式实质上造成了笔记之间的割裂,它们彼此独立存在,没有关联。
卢曼教授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整理他的卡片们,他从不按主题给卡片分类,而是将卡片分别放入文献卡片盒和永久卡片盒中。前者是阅读文献时的记录,后者是自己思考的可长期适用的想法。
他只是给每个卡片配上关键词,通过关键词为卡片创建联系。如此一来,当进行某个主题写作时,即使卡片物理位置上相隔很远,也能链接到对方。
网状的笔记组织方式也更有利于新想法的诞生。卢曼教授的著作能够超越社会学,在法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激发热烈讨论,依靠的便是卡片笔记之间相互链接所产生的二阶效应。
3、时常回顾已有笔记,激发新的写作灵感卢曼教授并不是将卡片扔进盒子里就不再管它。相反,他会时常翻看这些卡片,有时对卡片的内容进行补充,有时则用新的卡片替换掉旧的卡片。整理卡片的过程也是对思想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找到新的课题。
反思一下自己,我的素材积累绝不是今年参加写作计划才开始的。当我将它们收进素材库后,几乎没有再次阅读过它们,更别提进行整理了。自然,它们对我来说只能是堆占据内存的“无用信息”。
二、进行卡片笔记写作法之前,你得先改变工作流程有人读完《卡片笔记写作法》后给这本书打了差评,理由是没有讲明白卡片笔记的具体操作方法。我认为这些人没能读懂这本书,实在是太遗憾了。
申克老师不是从“术”的层面向我们介绍卡片笔记一步一步应该如何操作,而是从“道”的角度让我们理解写作这件事应该如何完成。而卢曼的卡片笔记法这种“自下而上”的写作流程不过是恰好符合了写作的正确方式才能如此高效。
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的写作经历,无论是语文试卷上的命题作文还是大学毕业时的论文写作,我们都是先定好写作主题,然后开始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最后将他们拼凑成一篇文章。我们以为写作是在我们面对一张白纸时才开始的,我们遵循着上述的线性写作流程。
线性写作流程对于学术写作来说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让人很容易陷入确认偏差的陷阱里。当你做学术研究时如果先定下来论文题目,通常意味着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结果有了倾向性。在之后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进入自动搜索模式,寻找一切可支持该结论的数据。而错过或忽视不同乃至相反的数据,显然会让一篇文章尤其是学术性文章立场有失偏颇。
抛开那些你被迫写作的场景,日常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主动开始写作呢?是当你有趣事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时,是当你有全新的体验要跟大家讨论时,是当你有情绪不得不一吐为快时。这才是写作真正的流程,先有想法,坐在白纸前不过是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而已。
卡片笔记提供的就是一个随时可供取用的知识库,已经有无数的主题在那里等着你来探讨了,而且你对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思考,你要做的就是把它们串起来。
三、非使用卡片笔记写作法不可的理由1、不再为写什么发愁线性写作时我们时常面对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而卡片笔记写作法不仅能让我们彻底摆脱这个问题,甚至会将我们引向完全相反的问题:不写什么?
制作卡片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发现问题,在尝试对问题作出回答。卡片就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当卡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我们的思路也跟着变得清晰起来。
这时我们从卡片中选择主题进行写作。我们的问题不再是如何凑满字数,而是进行取舍,避免将所有内容一股脑都用上去。
2、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写作工作还记得卢曼教授说过,他从不强迫自己写作,当在一个写作中思路卡顿时,他会转头去进行另一个项目的写作。能在不同写作项目之间自由切换,也是卡片笔记法的另一强大之处。
卡片笔记盒中的卡片内容之丰富,绝不会仅局限在某个特定的主题。卡片笔记盒就像是我们的外置大脑,我们无需时刻惦记着里面的内容,只要在查看它们时进行整理就可以了。正因如此,当我们在某一个主题写作时遇到了瓶颈可以翻看卡片,轻松地切换到其他主题的写作中去。
四、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工作步骤说了那么多,到底如何利用卡片笔记进行写作呢?申克教授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其实有详细的步骤说明,在这里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记闪念笔记我们的大脑每天都会产生成百上千个想法,其中不乏有趣又机智的内容。别让他们白白溜走,随时记录下这些一闪而过的念头。不需要仔细琢磨遣词造句,只要抓紧记下它们就好。
2、记文献笔记阅读时要做笔记,记下那些你不想忘记的内容或者是对你思考或写作有用的内容。记得,千万不要直接摘抄原文,使用自己的语言,这个过程会敦促你思考。也别写长篇大论,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记录,确保下次你再看见它时能一眼就看明白。
3、记永久笔记阅读你的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思考哪些是与你的兴趣相关的,它们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新想法或新问题。为每一个想法写下一条笔记,尽力做到精准、清晰和简洁。
写完永久笔记后,你就可以扔掉闪念笔记了。文献笔记收纳进文献笔记盒,永久笔记存放入永久笔记盒。这时给笔记添加链接,确保以后你不仅能找到它还能顺带调取出与它相关的卡片。
4、明确主题,形成初稿当你积累了足够多的卡片时,写作主题也就自然浮现了。现在,你手上已经有了写作所需要的全部素材,你只需要定好框架,将这些素材放入其中。
卡片上的笔记是零散且单独成文的,将它们进行整合时,不能简单地复制,要把它们转化成连贯的内容。
5、修改初稿,完成校对校对和写作必须完全分开,因为它们调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大脑功能。写作时我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上,而校对则要求我们拉开与文本的距离,成为一名批评家。所以千万别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修改。那样的话,你永远都完不成一篇文章。
动手修改稿件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痛苦的过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写作经验,哪怕你明知自己一开始写下的句子狗屁不通,可你仍然不舍得删除它们。
申克教授提供了一个有趣又实用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另建一个文文档,将打算删掉的内容统统移进去,假装自己以后还会用到它们。这可以让你的修改工作进行地更容易些。
做写作的长期主义者说到投资理财,我们都知道想获利就应当做个长期主义者。对于写作来说,做个长期主义者同样是个明智的选择,而卡片笔记法则是帮助我们成为写作长期主义者的利器。只要每天写3张卡片笔记,30年后你将能够获得一张独一无二又无比实用的知识网络。
你眼下所要做的只是在阅读时确保手里握着一支笔,如此稳赚不赔的方法,真的不打算试试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