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
还记得去年3月份我画过一篇关于“感觉统合失调”的文章么?
好多妈妈都留言说自己的孩子确实存在感统失调的情况,甚至还有老师说我写得很专业。妈呀!太受鼓舞了!
最近在社群里,大家又讨论起关于“感统”的话题来,毕竟关系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家长们整整讨论了三天。有些家长认为感统失调影响不大,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缓解;还有些家长说,感统失调的孩子是大脑发育不完善。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不正确。
如果管道被堵住了,不及时疏通的话,只会越堵越严重。
同理,想靠时间来解决感统失调,不仅解决不了,还会带来更糟糕的影响。
而感统失调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不代表孩子智商不足。因为感统失调会造成孩子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如注意力不集中,读题目的时候跳字、漏字等,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今天的土豆妈是不是超级专业?
那是因为我咨询了在早教机构做感统训练的晨晨老师,她每年接触的孩子少说也有百八十个。
今天,我请她来为大家分享几个家庭版感统小游戏。我看了几个也在家用起来了,虽然土豆番茄没有出现感统失调,但可以增强一下嘛。
文
晨晨老师
无处不在的感觉统合
Hi~大家好,我是晨晨老师。
今天分享的感统小游戏,不需要使用专业道具,在家就能玩。
不过在分享游戏之前,我先要对“感觉统合”叨叨几句,如果有家长已经有所了解,可以直接下拉到游戏区哦(手指向下划拉大概3次就行)。
首先了解下:感觉统合是指身体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统合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好晦涩的文字,看不懂对不对?
这么说吧,你现在看到这篇文章,就需要感统的帮助:视觉帮助你看到文字,大脑帮助你处理文字信息,再指挥手指做出“下滑页面”继续看文章的动作。
这一系列的过程,在你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而这个不易察觉的过程,就是感统。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与人交谈也好,甚至我们走路也好,感统无时无刻不在帮助我们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反馈。“感统失调”简单来说,就是感觉通路不听大脑指挥了。
我们都是感统失调的孩子
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感统失调,如临大敌。其实大可放轻松,我们每个人,包括成人都可能有感统失调的情况,只是轻或重、是否影响生活的区别。
比如,我身边好几个朋友包括我自己,之前都有晕车的情况,这不是病,而是因为前庭觉发育不良[1],这其实就是感统失调的一种表现,只是不影响正常生活。
(如果坐着都晕,那是严重失调,建议看医生)不过有些家长也可能是太“轻松”,把孩子的感统失调看做胆小、不聪明的体现。
你肯定见到过有些孩子一去到陌生的环境就大声尖叫,这时妈妈可能会尴尬地说:“他太胆小了。”其实孩子不是胆小,是触觉敏感[2]。他捕捉到这里的环境是陌生的,这里的气味是陌生的,这里的温度是陌生的,所以比较紧张,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所以,对于感统失调,我们不必太紧张,给孩子扣上“缺陷儿童”的帽子,但家长们也不能放任不管,认为孩子长大就好了。
正确的做法是:有针对性的及时干预。如果触觉出现敏感或迟钝,我们就锻炼触觉;如果前庭觉发育不良,我们就锻炼前庭觉。
如何了解孩子具体哪里失调了呢?我偷懒一下,直接借用土豆妈以前的内容,给大家看看。
了解了这些以后,让我们正式进入游戏分享环节。
家庭版感统小游戏
一、视觉训练小游戏
我们形容一个人读书能力强,常说“一目十行”,这其实不是什么神功,而是他视知觉发展优秀,可以用余光看到其他文字并准确传输给大脑。
而视觉发展有障碍的人,看到的文字一会大,一会小,还有可能左右页真(颠)倒[2]。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会影响专注力,影响成绩。
可以和孩子一起多玩一些视觉追踪的游戏,专注力也能提升不少哦。
1、逃跑的卡片
所需物品:三个一样的碗
规则:拿三个一样的碗,并在其中一个做上标记(如贴上卡片)。先示意给孩子一次,再将碗倒扣,随意交换位置,让孩子找出做了标记的碗。
2、连连看
所需物品:打印资料、彩笔
规则:按照数字进行连线,不可以跳数或者漏数哦。
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只放了一张练习图,想领取更多练习图的家长们,可以在咱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