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卡片 >> 卡片发展 >> 正文 >> 正文

监理内部管理作业指导书,不用修改都能用

来源:卡片 时间:2023/5/2
白癜风的药物 http://m.39.net/pf/a_4643029.html

监理内部管理作业指导书

1、监理资料管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逐步实现我公司监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具体指导监理资料的操作和管理,有效地为我公司对监理资料(从项目监理部进驻开始)的正确形成、收集、整理、检查、最后完成工程档案提供帮助。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项目监理机构、工程监理部、和公司各部门对监理资料(纸质载体)从过程控制到检查等诸过程及资料管理等工作;作为公司本项工作的通用作业指导书。

3.依据文件

3.1《工程建设监理规范》GB;

3.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3.3公司《质量手册》;

3.4公司《监理资料整理说明及实施要求》

3.5其它相关文件及作业指导书。

4.文件格式和要求

4.1根据档案案卷规格要求,资料、封面、目录、备考表统一采用A4(×mm)纸;小于A4幅面的文件要用A4白纸衬托(可在档案整理时处理);

4.2连续多页的资料(设计监理资料(B1类)、监理管理资料(B2类)等)在打印、复印时应采用双面打印、复印,以节省存放空间和纸张;

4.3编制B1类、B2类资料,应按公司监理资料整理说明及实施要求;

4.4填写的工程资料应以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合同、设计文件等为依据;

4.5工程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并应按专业归类,认真书写,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真实,无未了事项;表格应统一采用《资料规程》、《监理规程》、《质量手册》和公司有关规定表格,特殊要求增加的表格应依据《资料规程》统一归类;

4.6工程资料应进行分级管理,各项目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监理部监理资料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由各项目监理部专职或兼职信息资料员负责;审核工作由各部城建档案管理员负责;竣工后项目总监组织各专业人员和信息资料员整理,经城建档案管理员审查签字后,最后总监签认再报公司办公室归档保存(办理移交手续);

4.7对工程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的,应按有管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监理规划

5.1设计监理规划(设计监理工作计划书)

5.2.监理规划编制程序和原则要求:

5.2.1总监理工程师应在监理合同签订(或项目监理部进驻)后一个月内组织监理工程师完成编制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工作;

5.2.2监理规划的内容应根据《监理规程》和《质量手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到控制目标明确、控制措施有效、工作程序合理、工作制度健全、职责分工清楚;对监理实施工作有指导作用,操作性强;

5.2.3监理规划报公司总工办审批并经总工程师审定后执行;

5.2.4监理规划应进行动态管理(时效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情况与条件变化作相应的调整,调整后文本应及时报公司总工办;

5.2.5批准后的监理规划应报送建设单位;同时向总承包单位进行交底并按要求作好记录;

5.2.6监理规划的格式及具体内容按公司监理规划标准版本执行。

6.监理实施细则

6.1对单栋建筑面积大于m2的大型工程或复杂的重要工程项目,总监可根据需要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分项专业实施细则,以便周密地对工程项目实施监控;

6.2监理实施细则应经总监审定后执行,并及时报送建设单位和公司(总工办)备案;

6.3监理实施细则一般应根据监理规划中的控制目标、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写明重点部位、关键控制点以及控制措施等。

7.监理作业指导书

7.1监理作业指导书是指导监理作业的内部体系文件;

7.2总监应根据监理规划中确定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作业指导书;若公司已颁布该项通用版本作业指导书,项目监理部可不再编制该项工序的作业指导书;也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增、删修订;

7.3作业指导书经总监审定后及时报公司(总工办)备案。

8.熟悉施工图纸

8.1总监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和熟悉图纸内容和质量要求;

8.2熟悉施工图纸的同时应核查的主要内容:

8.2.1施工图纸审批签认手续是否齐全;

8.2.2设计文件是否完整,是否与图纸目录相符;

8.2.3应熟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8.2.4施工图纸中所用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规程和规定的要

8.2.5施工图纸规定的施工工艺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

8.2.6施工图纸中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之处(如各部分尺寸、标高、位置、地上地下之间、上下楼层之间,各专业之间等);

8.3在经过法定审图单位设计审图后,应向建设单位索要审查单位的审图意见,以便据此进一步核对是否按审图意见改正;

8.4通过熟悉图纸,可较好地了解那些项目是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是编制监理规划的依据,也是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准备。

8.5专业监理工程师将发现施工图纸中的问题,记录在各自的监理日志中;总监或总监代表将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的问题汇总,通过建设单位书面提交设计单位,必要时应提出监理的建议,以便与各方协商研究,统一意见(完成表式C2-3-1《资料规程》)。

9.工程技术文件审批

9.1施工组织设计

9.1.1由总监组织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最后由总监审定后批复;对于重大或特殊的工程(包括施工方案)应报公司审批(总工办审核、总工审定),再由总监汇总签认批复承包单位;

9.1.2审批注意事项

9.1.2.1审批程序:由于施工单位和承包单位是一家(施工组织设计由承包单位编制),报审表(表式C2-1)中技术负责人、申报人应分别为编制单位(工程项目部)的总工和项目经理,审核人为上级法人总工(或技术部门负责人);

9.1.2.2审定结论(三种),为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指导作用和权威性,对于部分内容需修改补充的应在修改后再报前打勾;若内容短缺较多,又无针对性则应重新编制;在审批过程中不应采取非正式审批(非正式报审、口头意见)→修改→正式审批的程序;

9.1.2.3单体工程建筑面积≥m2的建筑,应编制单项测量方案,并由总监转交公司测量部进行审批;

9.1.2.4施工组织设计应在主要章节中明确写明进度、质量和造价控制目标,并应符合施工合同的规定;

9.1.2.5应含有针对本工程项目确定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列出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应与监理规划所列一致;关键工序除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正式分项工程外,还应包括重要的辅助项目,如降水、深坑支护、高层外架子等;

9.1.2.6在施工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审核其依据是否正确;在计算书部分应注意审核其假定条件是否符合实际,结论是否符合要求;

9.1.2.7各项措施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否则无法实施;

如:必须在第一次浇筑的砼初凝之前进行第二次浇筑……;梁砼强度满足拆侧模要求后,方可……;……湿度必须控制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

又如:外加剂溶液应设专人配制,并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与砂子搅拌一定时间后……;等文字描述在规范、规程中可以,但在施工方案中不可,必须定量描述,应改写如表2。

措施描述举例表

参照上表正确描述,以提供操作依据,做到指导施工且便于检查;

9.1.2.7对工程技术文件审批表的审批意见,应尽量避免简单的批注。诸如:同意、同意按此执行等语言批复;应做到有具体的审批意见。一般审批意见可以包含:评语类、提醒类、改错类、建议类、疑问类和结论指示类等;以上审批意见一般须另作附件。

9.2施工方案

9.2.1施工单位应报监理审批的单项施工方案,应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中的单项工程,或根据情况变化临时增加的单项工程。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单项工程,项目监理部应采取主动监理步骤(因处于有计划控制中,必要时可催报);

9.2.2关键工序(项目)和特殊工序(项目)

在编制监理规划(质量计划)时,关于关键项目和特殊项目,特指受监工程中的项目。为协调好质量控制的预控工作,一般应根据工程特点,与承包单位共同协商确定。通常情况以下项目为特殊或关键项目:

9.2.2.1一般工程地下防水是特殊项目(包括卷材和防水砼等);某些工程如有结构加固,若不进行结构检验,则应视为特殊项目;

特殊项目定义: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完全验证的过程;

9.2.2.2关键项目

结构性项目:如地基处理;模板工程;砼工程;钢筋连接;预应力结构;大跨度钢结构,预制构件安装,幕墙工程等……;此外,深基支护;大型塔式起重机的固定基座;高层内外架子(包括悬挑架、大跨度悬空架、升级架等),也应视同关键项目;

功能性项目:屋面和厕浴间防水;厕浴间通风道等;

质量手册中对关键项目的定义(根据GB/T-ISO对关键过程的定义为):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

9.2.3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分项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进度计划(包括主要实物量);

各项措施(包括管理、技术、安全、消防、环保等);

施工平面图;

必要的大样图、示意图;

必要的计算书;

深化设计图纸、说明及其计算书;

若分包单位编制,还应有质保体系及其与总包的配合要求及措施等。

9.2.4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

9.2.4.1一般施工方案按专业由监理工程师审批,并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复;

9.2.4.2复杂项目的施工方案由监理工程师审核并提出意见,同时报公司(总工办)协助审核,经总工审定后批复,最后由总监归纳以上意见予以全面批复;

9.2.4.3审批注意事项: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注意事项。

9.3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是指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绘制的细化设计,即所谓的大样图,同时也包括装修工程的二次设计,如室内外设计和幕墙等;根据《资料规程》的规定,工程技术文件的审批,包含深化设计。审批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共同进行。

10.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施工图的补充,是施工、监理和编制竣工图的重要依据之一,办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0.1内容必须明确具体,注明原图号,必要时应附图;

10.2应有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各方代表签认;

10.3分承包的有关设计变更,应通过承包单位后办理;

10.4如设计单位提出变更直接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单,承包单位接到设计变更通知单后,若无异意,应另填写设计变更单,设计变更通知单作为附页,经各方代表确认签字后生效。

11.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报验(表式C7-1)

11.1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详见国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附录B,C;

11.2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报验审定的依据:

11.2.1表式C7-1中的附件是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报验审定的依据,因此应该有的附件必须齐全,合法。即依据要具有充分性和有效性(合法性);

例:某项目地下外墙Ⅰ段砼分项工程报验,C40,S8,砼现场浇拌。其提供的附件应包括能够证明该分项工程范围内工程完全达到和满足设计要求,具体附件应包括:施工记录:砼开盘交底(表式C5-2-8);施工试验记录: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和抗渗试验报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质量保证资料汇总表。

此外,提供以上资料的单位资质等级应与工程等级相适应;砼检验龄期应符合规定,所采用的检验标准应是现行的有效标准。这是有效性(合法性)要求。

11.3使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报验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3.1分承包单位报验,必须经承包单位审核签认,并由承包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验;

11.3.2编号要齐全并符合要求;

11.3.3报验部位应按国标检验批的规定进行;

11.3.4应在检验批报验中提供质量保证资料汇总表。

12.监理工作日志

监理工作日志是记录监理运作过程的第一手资料,是提供监理行为可追溯性的原始证明材料;因此必须准确、真实,描写清楚。主要内容应包括:

12.1本人或项目监理部当天的主要活动;12.2熟悉图纸记录;

12.3工程施工的主要部位及进展情况;12.4巡视内容;

12.5对特殊和关键工序旁站的详细内容,包括投入施工的人、机、料、法、环情况。例如砼浇筑:各类人员到位情况;垂直水平运输机械的运转情况;砼的运输小票是否符合,塌落度、浇筑顺序、施工缝处理及设置及试块制作、施工环境等是否符合要求等。

2、监理熟悉图纸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熟悉施工图纸是做好监理各项工作(特别是质量控制)预控的重要步骤。因此要求监理工程师在从事项目监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为逐步实现我公司监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标准版本,对熟悉施工图纸提供指导,以便进一步做好监理的预控工作,实现受监项目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规范和合同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为标准版本(企业标准),作为我公司各项目监理部在从事本项工作的监理作业技术指导书。项目监理部可直接应用。

3.依据文件

3.1《城市居住设计规范》GB-;

3.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93(年版);

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3.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3.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3.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JGJ3-;

3.8《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

3.9《监理资料管理作业指导书》SB01-。

4.熟悉图纸程序

有关熟悉图纸程序如下:收图登记→按收图登记熟悉图纸(可按分工有重点、有范围地和分专业地进行)→做好熟悉图纸记录(记在监理日志上)→项目监理部根据各监理工程师熟悉图纸记录整理汇总成完整的熟悉图纸记录(打印成文)→通过建设单位提交设计单位→通过设计交底和协商对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一一进行封闭,并做好记录。

5.熟悉图纸要求

5.1熟悉图纸对应全面覆盖。当前多为分批出图,因此熟悉图纸也应分批进行,同时要提醒和协助建设单位及时组织设计交底;

5.2每次熟悉图纸要求监理人员均应做好记录(记在本人的监理日志上);项目监理部要将各监理人员分专业汇总整理成项目监理部的熟悉图纸记录。记录格式按本作业指导书监理熟悉图纸记录表执行;

5.3对图纸中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注意:①应具有鉴定资格单位出具的鉴定证书(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项目也可注1、2);②应有其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

注1:关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时,应审查其提供的鉴定证明和确认文件(规程第6.4.7.2款)。

该款所指鉴定证明和确认文件,《资料管理规程》P.36规定:凡使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应有具有鉴定资格单位出具的鉴定证书,

注1,同时应有其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

注2:根据建设部第号令《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发布采取以下方式:

《建设部重点实施技术》;

《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公告》;

《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等。

以上三种形式分别为三个级别定期发布。今后将根据以上公告进行审核,不再实行《新技术、新材料试点工程申报书》。

6.熟悉图纸记录及一般程序

6.1熟悉图纸可按下表记录

审图表1监理熟悉图纸记录表编号

项目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

3、地下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逐步实现我公司监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从控制要点及程序操作,对地下防水工程的监理作业提供指导,通过监理运作进行有效监控,实现受监项目地下防水工程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规范和合同要求。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为标准版本(企业标准),作为我公司各项目监理部在从事本子分部工程的监理作业技术指导书。项目监理部可直接应用,提倡针对工程特点进行适当增减后应用。

3.依据文件

3.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3.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4.基本规定

4.1防水等级防水等级分为4级,各级标准应符合表5.1的规定。

4.2特殊工序要求地下防水工程由于无法通过检测手段判定其是否合格,因此应作为特殊工序对待。应加强预控和工序监控,并按下列要求进行。

4.2.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

4.2.2加强工序检验。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未经监理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2.3必须由相应资质的专业方水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4.2.4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又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对进场的防水材料应按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抽样复验,并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3降水要求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明挖法的基坑以及暗挖法的竖井、洞口,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0.5m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4.4环境要求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其施工环境气温条件宜符合表5.5的规定。

防水层施工环境气温条件表5.5

5.防水混凝土

5.1适用范围

本节适合于防水等级为1~4级的地下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不适用环境温度高于80℃或处于耐侵蚀系数小于0.8的侵蚀性介质中使用的地下工程;

注:耐侵蚀系数是指在侵蚀性水中养护6个月的混凝土试块的抗折强度与在饮用水中养护6个月的混凝土试块的抗折强度之比。

5.2检验内容和方法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内容和方法应符合表6.7的规定。

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内容和方法表6.7

5.3材料

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5.3.1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

5.3.2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5.3.3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5.3.4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3.5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5.3.6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它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4配合比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5.4.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5.4.2水泥用量不得少于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kg/m3;

5.4.3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

5.4.4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5.4.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不宜大于~mm。

5.5拌制和浇筑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5.5.1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表6.4.1的规定。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表6.4.1

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浇拌站。

5.5.2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表6.4.2的规定。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mm)表6.4.2

5.6抗渗试件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的有关规定。

5.7检验数量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细部构造应按全数检查。

6.卷材防水层

6.1适用范围

本节适合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震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铺贴的卷材防水层;

6.2材料

应采用高聚物该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均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

6.3基层处理

铺贴防水卷材前,应将找平层清扫干净,在基面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6.4卷材厚度

防水卷材厚度选用应符合表8.4的规定。

防水卷材厚度表8.4

6.5卷材接缝

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mm。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6.6冷粘法

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6.6.1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6.6.2铺贴卷材时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接牢固,不得有空鼓;

6.6.3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皱折;

6.6.4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宽度不应小于10mm。

6.7热熔法

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6.7.1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该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6.7.2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滚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皱折;

6.7.3滚铺卷材时接缝部位必须溢出热熔胶,并应随即刮封接口使接缝粘结严密;

6.7.4铺贴后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

6.8保护层

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6.8.1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6.8.2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

6.8.3侧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抹30mm后水泥砂浆;

6.9检验

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6.10检验内容和方法

卷材防水层施工质量检验内容和方法表8.10

4、模板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逐步实现我公司监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从控制要点到程序操作,对模板分项工程的监理作业提供指导,通过监理运作进行有效监控,实现受监项目模板分项工程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规范和合同要求。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为标准版本(企业标准),作为各项目监理部从事本分项工程的监理作业

3.依据文件

3.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92;

3.3《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3.4《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

3.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3.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3.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3.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3.9《建筑施工手册》第一册(第三版)及有关杂志文章、论文等。

注:以上依据文件,以下简称据X.X,例如据3.4即表示依据文件为3.4《钢结构设计规范》

4.控制要点

4.1模板工程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列为关键项目(包括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4.2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包括制作)。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3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4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5模板安装检验见表4.5-1

模板安装检验一览表表4.5-1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4.5.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4.5.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4.5.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5.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注: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其偏差应符合表注1-1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表表注1-1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注1-2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表注1-2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6模板拆除检验见表4.6

模板拆除检验表表4.6

注: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见下表: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表表注2-1

4.7施工方案审查要点

4.7.1在监理规划中应列为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并及时编制作业指导书或执行公司颁发的本标准版本作业指导书;

4.7.2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也列为关键工序进行管理和监控;并及时编制本分项施工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对操作层进行书面和口头交底,并报监理备案(技术交底);

认真审批施工方案,审批要点详见表4.7

审查方案要点提示表表4.7

注:模板的型式应与质量目标相适应问题:影响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的重要因素是模板的型式和管理及人员素质。据调查统计:模板型式与结构长城杯成功率为:

模板型式与结构长城杯成功率表注3-1

模板设计:

七种荷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二章第二节及附录一仍可使用,只是部分分项系数应按新的相关设计规范作调整;

应绘制必要的施工图及说明;

竖向结构(柱和墙)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F的计算应注意:V,t0和β1的取值,见下表:

采用扣件式钢管作为模板支架时,其承载能力及稳定性计算可根据依据文件3.7进行。

5.控制程序

5.1编制监理规划时明确本项工程为关键工序;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时也明确本项工程为关键工序,以求步调一致;

5.2实施本项作业指导书或根据需要作适当修改补充(或称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本项施工方案;

5.3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本项工程施工方案;在施工单位报审前注意强调需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5.4向施工单位作交底(作为监理细则时);

5.5按作业指导书进行4M1E(人、机、料、法、环)的预控和监控。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在全面监控的同时,尤其要作好主控项目或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和监控。表5.5为实施过程中监控项目内容一览表:

实施过程中监控项目内容一览表表5.5

5、砼工程裂缝控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逐步实现我公司监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从控制要点及程序操作,对砼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监理作业提供指导。通过有效监控防止或减少砼工程、特别是大体积砼和平面尺寸较大的砼现浇结构出现有害裂缝;并有助于受监项目现浇砼结构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为标准版本,用于各项目监理部在从事涉及上述砼现浇结构(掺膨胀剂型)的监理运作。项目监理部可直接应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应用。

3.依据文件

3.1本公司《砼工程裂缝控制作业指导书(B版)》(SB02-);

3.2《混凝土外加剂》GB-;

3.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J-88;

3.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3.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90;

3.6《砼膨胀剂》JC-;

3.7《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J64-;

3.8《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DBJ-10-93;

3.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4.控制要点

4.1原材料

原材料控制要点提示表表1

4.1.1.矿渣水泥比普通水泥收缩大,特别是后期,但前者水化热低,有利于大体积砼,一般底板多为大体积砼,且便于水养,故必要时可选用矿渣水泥;随着加入WTO国外产品的进入,对于要求较高的工程,必要时可选用进口的球状或调粒水泥,以改善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

4.1.2JC-[表1]对限制膨胀率规定如下(作为主控指标):

4.1.3有资料表明活性高于粉煤灰的超细矿渣粉能改善和易性、提高保水性、强度,尤其是长期强度,并降低水化热,减少温差应力。因此超细矿渣粉是高性能砼的功能组分之一。

4.1.4外加剂出厂检测或复验项目如下(GB-)

外加剂检测项目表表2

4.1.5产品出厂必须具备:产品术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

4.1.6复验以封存样进行。如要求现场取样,应事先在供货合同中规定,并在生产和使用单位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于现场取平均样。复验除按本表项目检验外(匀质性指标),尚应进行新拌和硬化砼性能指标(两种均做为型式检验)。新拌和硬化砼性能指标检验按依据文件3.2(GB-)表1进行。

4.2配合比

审查配合比要点提示表表3

4.2.1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地上工程宜为28d;地面工程宜为28d或60d;地下工程宜为60d或90d;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宜为90d或d。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以上各种工程采用的粉煤灰混凝土,其强度等级龄期也可采用相应的较长龄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采用60d或90d龄期强度依据:《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90),第4.1.2条:第7.1.1条;

4.2.2抗渗标号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实践经验表明:用42.5水泥,以C35砼28d强度为限来控制水泥用量是适当的。

4.2.3京建材[]号文规定限制膨胀剂量≤8%,使用普通膨胀剂,不能满足补偿收缩及含碱量控制的要求,因此必须使用低碱低掺高效膨胀剂。通过对膨胀剂的检验和砼试配既满足补偿收缩要求,又符合胀胀剂用量≤8%的规定。胀胀剂用量应按GBJ规定是按等量取代全部胶凝材料的内掺法计算。

4.2.4配合比的确定应按照《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J64-确定。

4.2.5采用聚丙烯防裂(杜拉纤维)纤维,掺量为0.7~0.9kg/m3,该纤维是一种以聚丙烯为原料,经独特工艺进行表面处理的高强聚丙烯纤维。在水泥浆中具有极好的分散性,且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性好,与基本材料有极强的粘结力,当其掺入到混凝土原材料中搅拌,可以迅速地与混凝土材料混合,分布均匀彻底,每cm3水泥浆内约20多条纤维丝,因此在混凝土内部构成一种较有效的二级加强效果。阻裂能力可达到一个数量级。造价增加极少。

4.3砼分包商

4.3.1现场搅拌时

4.3.1.1根据方案规定核查现场材料(包括各种外加剂和掺和料)复试结果,并按计划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4.3.1.2检查搅拌设备及计量装置的完好性和控制精度。

4.3.1.3检查管理和操作人员上岗证和管理制度。

4.3.2.4审核配合比及其试配报告。

4.3.2采用商品砼时考察厂家

4.3.2.1软硬件;

4.3.2.2原材料质量情况;

4.3.2.3价格;

4.3.2.4生产能力等。

4.4施工方案

4.4.1在监理规划中应列为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并及时编制作业指导书或认真执行公司颁发的本标准版本作业指导书。

4.4.2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也列为关键工序进行管理和监控;并及时编制本分项施工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对操作层进行书面和口头交底,并报监理备案。

4.4.3认真审批施工方案。审批要点:

审查方案要点提示表表4

4.5砼设计指标、温度筋

4.5.1强度等级

4.5.1.1底板及地下外墙:宜为C30,最大不应C40,且宜采用后期强度(60d或90d,大体积砼90d或d),有利于控制裂缝;

4.5.1.2抗渗标号:应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确定(详表5)。

注:防渗砼设计抗渗等级按下表确定:

防渗砼设计抗渗等级表表4.5

4.5.1.3地下墙体:重点考虑地下外墙和内筒墙,抵抗主温度应力的水平温度筋在符合设计规范的条件下,尽量按细而密原则配筋,间距应为mm;水平构造(温度)钢筋的配筋率宜在0.4~0.6%。

5.控制程序

5.1编制监理规划时明确本项工程为关键工序(作为地下刚性防水项目应作为特殊工序);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时也明确本项工程为关键工序(特殊工序),以求步调一致;

5.2实施本项作业指导书或根据需要作适当修改补充(或称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本项施工方案;

5.3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本项工程施工方案;在施工单位报审前注意强调需经本单位领导审批;

5.4向施工单位作交底;

5.5在5.1-5.3过程中穿插组织专题会议,各方通过讨论以便统一认识;并进行必要的考察(对商品砼供应商等)。

5.6按作业指导书进行4M-1E(人、机、料、法、环)监控。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在全面监控的同时,尤其要作好关键控制点的管理:

5.6.1砼的设计指标

5.6.1.1强度等级争取协调至C30或C35;龄期为60d或90d。

5.6.1.2抗渗标号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确定。抗渗标号定得太高将增加水泥用量,会增加裂缝的机率。

5.6.2膨胀剂的型号与掺量。

5.6.3养护措施。

5.7监控中要加强巡视和旁站工作,并作好记录(文字音像等)。

6、大体积砼工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逐步实现我公司监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为大体积砼工程施工的监控及操作提供作业指导。通过有效监控防止出现有害裂缝,并有助于砼结构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为标准版本,作为我公司各项目监理部在从事本分项(子项)工程的监理作业指导书。项目监理部可直接应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修改后应用。

3.依据文件

3.1本公司《砼工程裂缝控制作业指导书》SB02-;

3.2《混凝土外加剂》GB-;

3.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J-88;

3.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DBJ01-61-;

3.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3.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90;

3.7《砼膨胀剂》JC-;

3.8《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3.9《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DBJ-10-93;

4.术语

4.1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

4.2特殊过程

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的过程。

4.3关键过程

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

4.4裂缝深度

表面裂缝、浅层裂缝、纵深裂缝和贯穿裂缝。

5.控制要点

5.1大体积混凝土的若干设计构造要求

5.1.1的强度等级宜在C30~C35,最高不应超过C40;当掺用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时并应利用后期强度(60d或90d,大体积砼90d或d),有利于控制裂缝。

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增长效应表表5.1-1

5.1.2抗渗标号,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的规定,只取决于工程埋置深度,而不再考虑具体水位(详表5.1-2)。

防渗砼设计抗渗等级按下表确定:

防渗砼设计抗渗等级表表5.1-2

5.1.3基础底板若受力筋能满足变形构造要求的,不再增加温度筋;构造筋不能起到抗变形作用的,应增配温度筋;一般全截面配筋率不小于0.3%,应在0.3~0.5%之间。

5.1.4重点考虑地下外墙和内筒墙,抵抗主温度应力的水平温度筋在符合设计规范的条件下,尽量按细而密原则配筋,间距应为mm;水平构造(温度)钢筋的配筋率宜在0.4~0.6%。

5.1.5合理分层、分块(即合理设置后浇缝),可以减轻内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

5.2配合比

审查配合比要点提示表表5.2-3

6.控制程序

6.1编制监理规划时明确本项工程为关键工序(作为地下刚性防水项目应作为特殊工序);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时也明确本项工程为关键工序(特殊工序),以求步调一致;

6.2实施本项作业指导书或根据需要作适当修改补充(或称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本项施工方案;

6.3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在施工单位报审前注意强调需经本单位领导审

6.4向施工单位作交底;

6.5在7.1-7.3过程中穿插组织专题会议,各方通过讨论以便统一认识;并进行必要的考察(对商品砼供应商等)。

6.6按作业指导书进行4M1E(人、机、料、法、环)监控。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在全面监控的同时,尤其要作好关键控制点的管理:

6.6.1砼的设计指标(目的是降低水化热和收缩)

6.6.1.1强度等级:争取协调至C30或C35;龄期为60d或90d。

6.6.1.2抗渗标号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确定。抗渗标号定得太高将增加水泥用量,会增加裂缝的机率。

6.6.2膨胀剂的型号与掺量(高效补偿收缩型,降低含碱量);

6.6.3养护保湿、保温措施(确保限制膨胀率和控制两个温差);

6.7监控中要加强巡视和旁站工作,并作好记录(文字音像等)。

7、高性能砼工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逐步实现我公司监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从控制要点及程序操作,对高性能砼工程的监理作业提供指导,通过监理运作进行有效监控,实现受监项目高性能砼工程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规范和合同要求。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为标准版本(企业标准),作为我公司各项目监理部在从事高性能砼工程的监理作业指导书。项目监理部可直接应用,也可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必要的增减后应用,以更好地满足针对性和操作性要求。

3.依据文件

3.1《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99;

3.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冯乃谦、邢锋编著;

3.3《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第三稿;

3.4有关杂志文章、论文等;

3.5《高强混凝土作业指导书》SB-。

4.术语

4.1高性能化的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的水胶比>0.38,强度等级为C20~C50的普通混凝土。经过调整粗、细骨料级配,降低空隙率;并根据需要掺入部分超细粉;混凝土单方用水量≤kg/m3,水泥用量≥kg/m3;并用高效减水剂调整流动度,满足施工要求。硬化后的混凝土比原来基准混凝土的耐久性高

4.2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0.38,强度等级≥C50。高性能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水外,必须掺有一定量的矿物超细粉和高效减水剂。使其有高体积稳定性、高抗渗性、高耐久性和高工作性。

4.3矿物质超细粉

颗粒粒径≤10μm的矿物质粉体,如硅粉、Ⅰ级粉煤灰、磨细矿渣、天然沸石粉和偏高岭土粉。可以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新开发的矿物质超细细粉必须经过试验后使用。

4.4高效减水剂

具有对水泥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改善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并能控制坍落度损失的化学外加剂。

5.原材料

5.1水泥

5.1.1高性能化的普通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应符合GB-《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GB-《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有关规定;

5.1.2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42.5等级的水泥,且应符合GB-《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有关规定。

5.2骨料

5.2.1细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或人工砂,其细度模数应大于2.6,吸水率<2.0%,含泥量应小于1.5%。配制C80及以上等级混凝土时,其含泥量应小于1.0%。细骨料的其它质量指标应符合《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5.2.2粗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碎石或碎卵石。岩石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应与所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之比不低于1.5,或其压碎值QA<10%。仅当有可靠依据时,方可采用卵石配制。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25mm,配制C80及以上等级混凝土时,最大粒径≤20mm。粗骨料宜采用二记配(宜明确列出二个粗骨料尺寸)。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不得混入风化颗粒,含泥量应小于1.0%(依据文件3.1规定:含泥量不应大于1.0%。配制C80及其以上等级混凝土时,含泥量不应大于0.5%。当泥为非粘土质石粉时,允许含量可适当放宽)。

5.3矿物质超细粉

矿物质超细粉应根据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选择其中品种和确定其掺量。超细粉可以是单一组分,也可以由两组分复合而成。

5.4高效减水剂

5.4.1用于配制高性能化的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效减水剂应符合GB的要求,且在较低掺量时应具有尽可能高的减水率。

5.4.2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应有好的适应性。可通过水泥净浆试验,在相同掺量下,水泥净浆流动性大、不泌水、不扳结,且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小。则与该种水泥适应性好。

5.5有害物质

5.5.1混凝土中可溶(有效)碱总含量(Na2O%+0.K2O%)应低于3.0kg/m3,应符合《CECS53:93混凝土中碱含量的限量》标准。

5.5.2混凝土中CL-含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0.2%;在潮湿环境或有侵蚀性离子条件下,CL-含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0.06%。

6.技术要求

6.1强度、坍落度及含气量

6.1.1强度按GBJ81-85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必须满足以下规定:试件尺寸××mm(换算成××mm试件的强度);试件强度试验的龄期,没有指定的情况下为28d;如有指定时,按设计施工者指定的龄期进行。

6.1.2坍落度及相应扩展度出机坍落度及相应扩展度按表6.1。

坍落度及扩展度(cm)表6.1-1

6.1.3含气量按表6.1-2设计单位指定含气量时,允许误差也为±1.5。

含气量表表6.1-2

6.2在施工地点取样测定的Cl-含量应<0.3kg/m3;但设计和施工单位认可的情况下,Cl-含量可在0.6kg/m3以下。

6.3抗硫酸盐腐蚀应满足设计要求的等级,如表6.3-1

抗硫酸盐腐蚀等级表6.3-1

注:硫酸盐溶液浓度,可根据所处环境而定。

6.4体积稳定性

高性能化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5~8×10-4;自收缩值≤(~)×10-6。控制混凝土体积稳定性,首先抑制其收缩;应选择适宜品种的水泥。从抑制收缩来说,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控制单方混凝土用水量≤kg/m3,水泥用量≥kg/m3。选用粒径和级配良好的石灰石骨料。

7.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首先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结合施工工艺对拌合物工作性的要求、结构对强度要求等因素选择相应参数(参考附录进行),并通过试配、调整与性能检测,确认满足使用要求后,方可用于正式施工。对于强度等级≥C80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对粗骨料严格筛选,找出坚硬致密的石灰石碎石或辉绿岩碎石,级配好,空隙率低,再与5~10mm的碎石按9:1搭配使用。混凝土的水胶比会更低,需要减水率更高、能控制坍落度损失的减水剂。为此要求应使用硅酸盐水泥。

8.施工与验收

8.1原材料管理

8.1.1原材料应由专人按技术质量的要求采购,专人管理,采购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对各种原材料应有交接记录。

8.1.2各种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志,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和日期。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志,以免误用。

8.1.3砂、石骨料的水分,对混凝土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应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引起砂、石骨料含水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袋装粉状材料(水泥、超细粉和粉状高效减水剂)要注意防潮,液体外加剂要注意防止沉淀和分层。

8.2高性能混凝土与高性能化普通混凝土的拌制

8.2.1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

8.2.2原材料计量应准确,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称量,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

高强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表表8.2

8.2.3严格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率,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8.2.4化学外加剂可采用粉剂和液体外加剂,当采用液体外加剂时,应从混合物用水量中扣除溶液中的水量;当采用粉剂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30秒;

8.2.5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可增加水泥和砂子用量10%,保持水灰比不变,以便搅拌机持浆;

8.3混凝土运输与浇筑

8.3.1长距离运输混凝土宜采用混凝土车运输。在装混凝土前应认真检查搅拌车,排尽车内存留的涮车积水;

8.3.2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8.3.3搅拌运输车到现场应高速旋转20~30秒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

8.3.4浇筑高性能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宜采用高频振捣器垂直点振。混凝土较粘稠时,应加密振点分布;

8.3.5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应按照JGJ/T10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中的规定进行;

8.3.5.1泵送施工应根据施工进度,加强组织调度工作,确保连续均匀供料;

8.3.5.2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当拌合物较粘稠时,在不出现分层离析的条件下,允许增加傾落高度,但应以4m为限;

8.3.5.3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输送管路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应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

8.3.5.4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而引起阻塞;

8.3.5.5混凝土一般宜在搅拌后90min内泵送完毕,交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应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8.3.5.6混凝土应保持连续泵送,必要时可降低泵送速度以维持泵送的连续性。如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min,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机。

8.3.5.7在冬季浇筑混凝土时,应制定冬期施工措施,并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小于10℃。

8.4混凝土的养护

8.4.1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小,早期养护很重要,应避免混凝土失水引起早期裂缝,影响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用塑料布或草帘覆盖,并在终凝后立即进行洒水养护;立面墙施工时可在浇筑24~48h后略为松开模板,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7或14昼夜;

8.4.2因高性能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较大,应注意采取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开裂。养护期间应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超过75℃;应采取措施缩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还应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暴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8、特殊、关键项目及旁站监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逐步实现我公司监理作业指导书(质量体系第三层次文件)标准化,在对监理项目的过程控制中,从监控特殊工序、关键工序、旁站操作程序以及文字记录等方面,提供监理运作指导。通过对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的有效监控以及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或部位实施旁站监理,在质量及安全上实现受监项目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规范和合同预期目标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为标准版本(企业标准),作为我公司各项目监理部在对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和旁站活动的不通指导文件。项目监理部可直接应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应用。公司有关部门将以此作为定期检查或内审的重要依据。

3.依据文件

3.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包括条例释义);

3.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号,简称办法);

3.3《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GB/T-;GB/T-(简称标准);

3.4《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国家通用教程》(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编,简称教程);

3.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简称规范);

3.6公司《监理资料管理作业指导书》标准版本(SB01-(简称指导书);

3.7公司质量手册(简称手册);

4.术语

4.1特殊工序

当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或无法检测,或需实施破坏性检测才能验证的过程。

4.2关键工序

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

注:以上4.1、4.1两项均指受监工程中的项目(分项工程)。

4.3项目监理部

监理单位派驻工程施工现场负责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监理组织机构(规程P.4)

4.4旁站

是指对工程施工中有关地基和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或关键部位,进行连续不断地监督检查或检验的监理活动。

4.5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不仅指使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所采取的控制技术或活动,还应确定哪些是直接影响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过程,制订并实施控制计划,保证这些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4.6受控状态

受控状态是指对影响过程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工艺参数、人员、设备、材料、加工和测试方法、环境等加以控制。

5.旁站项目操作程序和要求

5.1旁站监理的部位、工序

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在基础工程方面包括:土方回填,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及其他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钢结构安装;在主体结构工程方面包括: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装配式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网架结构安装,索膜安装(办法第二条)。

5.2编制旁站监理方案

在编制监理规划时,应当制定旁站监理方案,明确旁站监理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旁站监理人员职责等。旁站监理方案应当送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各一份,并抄送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5.3旁站监理内部操作程序

5.3.1建立严格的旁站监理工作制度。在项目监理部内部进行详尽的监理技术交底,明确旁站监理的内容、部位或工序,并将有关内容通知施工单位,以便进行工作安排;

5.3.2旁站监理人员应备有详尽的旁站监理记录。记录检查内容、发现的问题、问题的处理以及处理效果。所有记录应闭合;

5.3.3进行旁站监理工作交接,合理安排,保证监理工作的连续性,确保施工现场始终处于监理控制之下。

5.4单位间书面程序

施工单位根据监理单位制定的旁站监理方案,在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施工前24小时,应当书面通知监理单位派驻工地的项目监理部。项目监理部应当安排旁站监理人员按照旁站监理方案实施旁站监理。

5.5指导与实施人

旁站监理在总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由现场监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

5.6旁站监理人员职责

旁站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如下(办法第六条):

5.6.1检查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5.6.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5.6.3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并可在现场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检验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第三方进行复验;

5.6.4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5.7旁站监理记录

旁站监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对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在施工现场跟班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实准确地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凡旁站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未在旁站监理记录(见10.2)上签字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8旁站监理的权力

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有权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者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当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者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5.9旁站监理记录

旁站监理记录是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依法行使有关签字权的重要依据。对于需要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凡没有实施旁站监理或者没有旁站监理记录的,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监理单位应当将旁站监理记录存档备查。

6.一般特、关项目操作程序和要求

6.1关键项目的范围

为协调好质量控制的预控工作,一般应根据工程特点,与承包单位共同协商确定。通常情况下列项目为关键项目:

6.1.1结构性项目

包括地基处理;土方回填;深基坑支护;模板工程;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钢筋连接;预应力结构;钢结构工程(包括网架结构、索膜结构),预制构件安装,幕墙工程等……;此外,深基坑支护(包括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大型塔式起重机的固定基座;高层内外架子(包括悬挑架、大跨度悬空架、升级架等),也应视同关键项目;

6.1.2功能性项目

屋面和厕浴间防水;厕浴间通风道等;

项目监理部在编制监理规划(质量计划)时,为协调好质量控制的预控工作,一般应根据工程特点,经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设置特殊与关键项目;

6.2特殊项目的范围

一般工程地下防水是特殊项目(包括卷材、防水砼和后浇带处理等);某些工程如结构加固,若不进行结构检验,则应视为特殊项目;

6.3文件对应的要求

对于协商确定的特殊项目和关键项目,应分别列入监理规划(监理单位)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中,双方项目应对应一致,且施工单位对这些项目必须编制单项施工方案,经本系统上级领导(技术管理体系)审批再报监理审定后执行,并要作书面交底(技术交底报监理备案);其它非特殊项目或非关键项目的施工方案一般可只作备案,不一定要审批;

6.4作业指导书的对应要求

对于特殊项目和关键项目,监理一般应编写作业指导书,以便于监理的规范运作和加强监理力度;

以上三款为预控阶段的工作,要求做到三对应,即:监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两份技术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特殊项目和关键项目应对应一致;施工单位编报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组织设计所列特殊项目和关键项目应对应一致;并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监理单位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应与监理规划作所列特殊项目和关键项目应对应一致;

6.5实施监控阶段要求

实施监控阶段应做好:

6.5.1总监应明确实施监控执行人;

6.5.2执行人按经监理批准的施工方案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监控;实施监控前由执行人参照旁站基本要求编写计划(可写在监理日志上),经总监批准后实施(对应载体上签署意见);

6.5.3执行人在监理日志上做好监控实施记录。

6.6关键工序监控程序:

6.6.1根据确定的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制订了文字化方案(详细规定操作方法),以指导操作或规范工艺方法;

6.6.2使用合格的设备和工具并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施工;

6.6.3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施工方案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等规定和要求;

6.6.4应对适当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这些被监控的参数和特性都是经过策划,对最终产品有着重要影响的,监控可以采用仪表、安排检测点以及应用统计技术等方法;

6.6.5需要时,对过程和设备进行认可;

6.6.6技艺的评定准则应以最明了的方式表示,即文字标准、标样或说明;;

6.6.7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使所有在用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

6.7特殊工序的监控程序:

主要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及影响参数波动的各种因素。因此,对影响施工质量的4M1E提出了更严格的控制要求:

6.7.1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以加强过程控制为主,辅以必要的多频次的工序检验;

6.7.2从工序流程分析着手,找出各环节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控制方法,配备适当手段,进行工序过程的系统控制。遵循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系统控制的基础上,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6.7.3根据产品的工艺特性,加强工艺方法的试验验证(如钢筋机械连接的工艺检验)。总结经验,制定明确的技术和管理文件,并认真执行,以便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及影响参数波动的各种因素,使工序处于控状态;

6.7.4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要经过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

6.7.5特殊工序所用工艺材料、被加工物资应实行严格控制,必要时应进行复验。使用中的各种工作介质应定期分析、调整和更换,保证其成分在规定的范围内;

6.7.6必须使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的合格设备和测量器具,并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控制手段,对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调整,力争实现自动控制,以减少人的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

6.7.7应对影响加工质量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如温度、湿度、尘埃和安全性等,满足方案要求,必要时应加以验证;

6.7.8严格按方案、规程操作,控制影响参数波动的各种因素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并记录实测数据。监督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字,以表明实施了监督。记录应予保存。

7.旁站监理方案

7.1旁站监理方案

旁站监理方案应包括旁站监理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旁站监理人员职责等,在编制方案时也可参照下表进行。

旁站监理方案表

注:1.旁站监理实施前执行人应做好准备工作:熟悉经监理审批的对应施工方案;国家相关规范、地标或企标(包括工艺标准)等,并将监控点摘录在日志上;

2.监控要点或过程参数可参见相关作业指导书、施工图及相关规范。

3.相关规范编号详见下表:

7.2:旁站监理记录表

回填土旁站监理记录

表旁专1编号:______________

混凝土灌注桩浇筑旁站监理记录

旁专表2编号

土钉墙旁站监理记录

表旁专4编号

后浇带浇筑旁站监理记录

表旁专5编号

防水混凝土浇筑旁站监理记录

旁专表6编号

注:见证计划取样数及实际见证数在/前为强度试件,/后为抗渗试件。

卷材防水及细部构造旁站监理记录

旁专表7编号

钢结构安装旁站监理记录

旁专表8编号

混凝土浇筑旁站监理记录

表旁专10编号

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

表旁专11编号

装配式构件安装旁站监理记录

旁专表12编号

钢网架结构安装旁站监理记录

旁专表13编号

9、记录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为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以及相关活动或服务的可追溯性及采取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及质量活动记录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

各部门文件资料管理员负责对本部门的记录进行整理、归档。

4.工作程序

4.1记录的范围

4.1.1质量体系共有的记录:内部审核记录,管理评审记录,文件控制记录,培训记录,检验、监测、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记录,设备管理记录,信息交流记录,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相关记录等。

4.1.2与质量活动有关的记录:不合格项处置记录,可追溯记录,统计技术应用记录,质量计划相关记录,顾客服务及投诉记录等。

4.2记录的形式及要求

4.2.1记录的形式可以是卡片、表格、图表、报告;也可以是拷贝、磁带、软盘或胶片。

4.2.2记录的样式及内容要求在相应的体系文件中规定。

4.2.3填写要求:填写及时,内容正确完整,字迹应清晰,能准确识别,签全名;不得随意更改、涂抹,如发现数据填写错误,要用划线的方式进行更正,并签名、注上日期。

4.3记录的收集、标识和归档

4.3.1各部门文件资料管理员应及时收集、汇总各类记录,保持顺序号或日期、页码的连续便于查阅。

4.3.2对于体系文件规定的记录,其归档方式应便于存取检索。

4.4记录的保存和销毁

4.4.1各部门按期限要求保存记录,对于保存期超过一年的记录经总工同意后,可集中保存,但需标识清楚所属的部门,记录的名称和年份。

4.4.2记录应保存在安全、干燥的地方,便于检索并注意做好防火、防虫蛀、防潮等工作;对于保存在磁带、软盘中的记录还要做好防压、防磁、防晒等,并及时备份,防止贮存的内容丢失。

4.4.3记录不得随意销毁,过期的记录须经所在部门主管核实后方能处置。

4.5记录的查阅、借阅

4.5.1经记录保存部门负责人同意,相关部门可在记录保存处查阅所需记录,如需借阅,需经双方负责人同意,进行登记,限期归还。

4.5.1如合同中有要求,经保存部门负责人核实后,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查阅。

4.6记录样式的批准、更改及发放

4.6.1记录样式及其《文件更改申请单》由与该记录相关的文件批准人批准,记录样式的批准采取背面签名的方式;改版后的记录样式因附有经批准的《文件更改申请单》,背面可不再签名。

4.6.2各部门将更改后的记录样式及批准后的《文件更改申请单》交办公室管理。

4.7外来记录的控制

外来的记录(如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出厂检验报告、计量检定报告、环境监测报告等)由相关部门保存,如果没有特别规定保存期为3年。

5.相关文件(无)

6.相关记录

6.1《记录汇总表》。

6.2《文件更改申请单》。

6.3《文件和资料领用申请单》。

记录汇总表

表码:

编号:

编制:审批:

10、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保证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所有质量活动场所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以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有关质量活动的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

3.1质量体协管理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3.2总工办负责技术性文件的控制。

3.3各使用部门应加强对文件的识别和保管。

4.工作程序

4.1文件的分类

技术性文件;管理性文件。

4.1.1外来文件

国家及上级机关颁发的有关法规、法令、政策等文件;行业可直接引用或执行的规范、规则、技术标准等;顾客提供的资料、来函及传真件、电话记录等。

4.1.2内部形成文件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仅限于各部门内部使用的部门内部文件

4.1.3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

4.1.3.1有效文件由质量体协管理办公室在文件上加盖受控印章,以便于识别;

4.1.3.2有效文件未经盖章为非受控文件,不得在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工作场所使用。发至外单位或顾客的质量手册应注明受控的标识。

4.1.4由质量体协管理办公室建立文件和资料清单目录,在每年初提出有效版本的清单及文件修改一览表。

4.2文件的编号

4.2.1质量手册的编号

4.2.2程序文件的编号

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定》执行。

4.2.3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按公司行文统一编号。

4.2.4质量记录的编号

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定》执行。

4.3文件的起草

4.3.1质量手册由质量管理体系办公室组织起草。

4.3.2程序文件由主管该项工作的部门组织起草。

4.4文件的审核、批准和发布

4.4.1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由主管部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

4.5文件的发放

4.5.1有效文件的发放按分级管理原则,办公室负责将文件分发至部门,部门分发至各有关岗位。

4.5.2文件破损,影响使用时,可由部门文件资料员向办公室申请置换,补发完好的有效文件,但必须上交破损的有效文件并由办公室负责销毁。

4.5.3如文件丢失,应向办公室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由文书补发。丢失的文件一旦找回,应立即上交行政部并销毁。

4.6文件的更换和换页

4.6.1由提出修改的部门填写有效文件更改申请单,说明理由,交质量体系管理办公室审核,经原批准者同意后,按本程序4.3和4.4规定执行。

4.6.2各部门文件资料员负责按部门有效文件领用登记表收回需更改的文件,交办公室换发更改后的有效文件。

4.7文件的换版与作废

4.7.1有效文件经多次修改或经内部评审需大幅度修改时,可进行换版。原版次有效文件相应作废。按原发放范围、发放程序换发新版本。

4.7.2换发新版时,原版次有效文件由部门文件资料员收回交办公室作好标记并及时销毁。需作资料保留的,由部门填写旧版文件留用申请单交办公室主任同意经登记并加盖作废印章后方可留用。

4.8文件的归档与管理

4.8.1有效文件发布后,由办公室按公司《档案管理实施办法》进行归档。

4.8.2所有存入软盘的有效文件应进行适当标识、编目,由办公室主任指定专人保存。更改或换版时及时修正。

4.9外来文件的控制

4.9.1上级颁发的指导性文件,由办公室管理,但应控制其有效性。

4.9.2直接引用的各类外来文件,其归口职能部门按本程序受控文件管理的有关规定控制其有效性,并报办公室备案。

4.9.3客户提供的资料或文件,由各主管部门参照本程序确定自行管理办法,控制其有效性。

5.相关文件

5.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定》。

5.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6.1《有效文件适用性审批及需求分配表》。

6.2《文件领用借阅登记表》。

6.3《有效文件清单》。

6.4《文件更改记录单》。

文件和资料最新状况一览表

表码:

编号:

编制:日期:

现用国家、国际标准一览表

表码:

编号:

编制:日期:

文件更改申请表

表码:

编号:

文件和资料领用申请单

表码:

编号:

部门外来文件清单

表码:

编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