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卡片 >> 卡片介绍 >> 正文 >> 正文

越是不确定,越要好好修炼内功

来源:卡片 时间:2023/8/13
北京著名痤疮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0/9084445.html
北京著名痤疮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0/9084445.html
北京著名痤疮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0/9084445.html

(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疫情已经第三年了。

很多人问我,要如何面对外部环境的各种不确定性?公司不增长了怎么办?如何活下去?

尤其是在最近疫情反复之下,这些问题更需要被解决。

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经验曲线”,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功”。

什么意思?

经验曲线,是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的重要战略工具。

就是说,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累计产量翻倍时,单位成本都会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是可预测的。

比如,一辆车,产量翻一倍,制造成本将减少一个固定的比例,通常是10%~30%。

为什么生产成本下降了?因为经验。

这里的经验,是规模。

除了规模,经验还有哪些呢?还有学习,和规范化。

过去,成本下降靠规模化,今天,越来越依靠内部的管理,知识经验的积累了。

如果这个项目你会做,突然换个人接手,项目进度立刻放缓,这盘菜你会炒,换个人就不会炒了,公司没有经验曲线,那么你每换一次手,都是损失。

如果别人踩过的坑,你不用再踩一遍,别人做过的项目复盘,你可以借来学习,这些经验,成为了你的资产,这才是经验曲线的价值所在。

而修炼“内功”,就是把藏在你公司内部的知识沉淀下来,变成你的独门手艺。

那,具体怎么做呢?有没有一套办法,能管理公司内部的知识,把知识变成经验,从而让公司保持增长呢?

带着疑问,我找到了百度如流的同学请教。张磊同学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做知识管理的,以及内部是如何高效协作的。

聊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完全没想到,知识竟然还能这么“管”。

我们一起来看看。

—1—

采集原材料

管理知识,其实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

因为知识,有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藏在每个人的大脑里的,这些知识、技能、诀窍等,没有被表述出来,也没有记录下来。

显性知识,是那些已经用文字、图片、表格、公式等表述出来的知识。

管理知识,要先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才能供所有人共享使用。

确实。张磊同学说,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现在的知识更加五花八门,碎片化又海量,更加难管理。

过去有些传统办法,发个表给员工,让大家把好的工作办法、经验填一下,然后收集上来,建个电子档案保存。

这样做特别低效,大家要专门腾出时间、精力来做这事。

今天,我们有智能AI的技术帮助,通过协同办公软件,很多环节可以做到自动化了。

这些技术,它们就像一张网一样,深入每个环节,去采集知识,关联知识,最后共享出来,让大家消费使用。

百度内部的知识管理,就分为这三步:采集保存,关联强化,和消费使用。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步,是先采集原材料,保存下来。

什么是原材料?

最常见的,你和同事工作时的交流,发消息、语音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它们就是原材料。

这是在IM(即时通讯),聊天框里采集。

还有哪儿可以采集呢?

比如,文档。

我写了一个产品服务手册,做了一个功能比对分析表格,其实都是在创造知识。

写完之后,文档全部保存在如流“知识库”里。

当然,我也可以直接在知识库中撰写文档。

知识库,就像一个大型文件夹一样,可以让知识的沉淀,更加结构化,也更清晰。

百度内部有总的知识库,每个员工也可以建立自己专属的知识库。

比如,开会。

我在如流上发起一个业务会议,一边开会,屏幕上一边会显示字幕,把实时语音转化成文字。会议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智能会议记录。

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智能记录会自动提示关键词,还有会议待办。

会上所有的讨论,都被保存下来了。

还有吗?还有什么原材料?

还有,你提交的OKR和周报。

没想到吧,其实它们都是原材料,可以从中提取出知识。

比如,我的周报中记录了一个重要项目的上线时间和过程。里面具体应用的技术、复盘的方法,都具有复用性。未来可以帮助其他同事,处理类似工作。它们也是AI可以采集到的一种知识。

所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你把它们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表达出来,你就创造出了原材料。

同时,AI会把你创造的素材翻译成数字信息,不断存储在“数据库”中。

这样就把每个人,在每一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与工作相关的事情里产生的知识经验,提取出来,存下来了。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这些知识,如果不好好收集保存,它们就像人体的肌肉一样,会流失。

而这些知识是组织宝贵的财富,是公司的资产,不应该流失掉。

为了避免流失,采集就够了吗?

远远不够。这只是第一步。

—2—

关联知识图谱

第二步,就是关联和强化素材,做企业知识图谱。

收集原材料,目的是把它们变成一盘“菜”。而炒好一盘菜的核心,在于建立知识图谱。

什么叫知识图谱?

我举个例子。

组长A带着团队成员B、C、D,4个人,准备做一个项目,是把飞桨(PaddlePaddle,百度的一个开源深度学习平台)应用到如流的搜索里。

前期调研之后,小组每天头脑风暴讨论,撰写出一份立项报告,开了立项会议之后,项目就正式启动了。

在这期间,他们写了1篇需求文档,6个技术相关文档,6个会议纪要,一个月时间里,4个人总共交了16篇周报,还有每天在群里的沟通。

他们生产的这些知识,如何关联起来呢?

我们来看一张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项目负责人A是个重要大节点,围绕A,关联了文档、周报、群消息、会议、项目总结复盘等等小节点。

他们四个人创造产生的知识,依靠实体画像的计算、员工关系的计算等等算法,连成了一张网。

这就是知识图谱。

原来,在人工智能专家的脑海中,知识就是这么一个存在。

知识图谱,把知识和知识关联起来,又产生了新的知识。

其实,人类大脑组织知识也是这样。

一个神经元,可以长出个链接,关联无数知识。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可以连接在一起,大脑大概有亿个神经元。

其中也有大节点,小节点。

大节点就是那些你记得很牢的知识,为什么?

因为关联,就是强化的过程。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越被关联,就越被激发、强化,那这个知识点就会被我们更加根深蒂固地记住。

刚才张磊同学举的例子,还只是一个小项目组,4名成员的。

如果是人、0人、1万人、10万人的组织,海量的知识碎片,节点更加复杂,千头万绪,要关联起来难上加难。

所以说,建立知识图谱,是一门底层的技术,是你的手艺,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联好知识图谱,到这一步,海量的知识碎片终于聚合沉淀为组织的资产了。

—3—

消费和使用资产

采集原材料。关联知识图谱。

前面两步完成之后,沉淀下来的知识,可以说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而使用这些资产的,是每位员工。真正帮助公司创造财富的,也是每位员工。

如果不能好好使用,或者,使用效率不高,那么知识最后也无法变成真正的财富。

所以,最关键的一步来了。

第三步,就是消费和使用知识。

怎么把它们用起来呢?如何才能让每个人都能高效地用好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的效率?

张磊同学说,百度内部日常工作时用如流,是基于搜索和推荐技术来做的。

首先,可以实现统一搜索,找啥学啥都很方便。

什么意思?

就比如刚才讲的飞桨项目组,现在有一名新成员E要加入。作为新人,他想了解飞桨,几乎第一件事就是去搜索。

在搜索框输入Paddle之后,会显示相关的介绍、平台入口、文档、视频等,立刻就能对飞桨有个全面了解。

其实我自己在做新项目前,尤其是跨部门项目,都会在如流上先搜索一下,去了解相关业务知识、有没有相似的项目可以借鉴,等等。

因为如流的搜索,整合了百度整个公司内的信息,所以这特别管用。万事先搜索,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了。

然后,除了统一搜索,还能多模态搜索。

我举两个例子。

第1个是以文搜图。

不仅可以搜索文字,还能搜到图片。

比如,我之前的聊天中有一张图片,现在要用,但我不记得是在和谁聊天时发的。

但是我记得图片上有“设计”两个字。于是我搜索“设计”,立刻就能找到图片了。

第2个叫以事找人。

除了搜索图片,还可以搜索你需要找的人。

比如,我使用如流时遇到一个问题,想找相关的同事咨询一下。

过去,我们可能要查一下通讯录,或者问问身边的同事,认不认识产品部门的。

现在,我可以直接搜索“如流”,产品的开发负责人、产品负责人,各个模块的负责人都能找到。

搜索还有一个能力,就是它会根据人的亲密度来排序,提高搜索效率。

比如,我搜一个“王”字,系统就会列出我可能想找的人,而且,通常排在第一个的,就是我要找的。

这是怎么做到的?靠算法。沟通频繁程度、业务远近程度等算法。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和财务的王金、人力的王勋,最近接触的比较多一些。

这背后的原理就是刚才第二步里讲的知识图谱,根据不同深度场景,记录岗位和人的属性,来提升搜索的效率。

确实。正因为有了前两步的积累,构建出了知识图谱这张大网,现在才能做到以事找人,并且把文档、资料、应用智能聚合在一起;甚至做到比你更懂你,根据使用场景,迅速搜索到你想要的知识。

随着搜索效率提升,当大家更愿意,也更善用这些功能时,整个组织的效率也跟着提升了。

再来看看“推荐”的使用场景。

关于智能推荐的使用场景特别多,我举三个例子。

1)IM中的知识星链

比如,我和同事聊天过程中提到了“知识星链”,就在这句话底下,立刻出现一个气泡,点开可以看见企业百科词条对知识星链的解释,相关的文档链接,还有相关人。

再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个场景,不记得在哪儿开会了,或者找不到会议室。

当我问同事,我们在哪儿开会,他说在“一江春水”时,小气泡里也会立刻显示“一江春水”是会议室名称,它在哪栋楼,几层几区,几号电梯等信息。

2)知识库中的知识星链、智能知识推荐

当我在知识库看文档,或者写文档时,写到像图片上“智能客服平台”这样的关键词,底下会出现虚线下划线。

点击后同样会出现浮窗卡片,可以马上了解这个知识点。

文档底部,根据引用关系、内容关联性,也会智能推荐其他公开的知识库文档,方便扩展阅读。

3)除了刚才讲的场景,基于推荐的技术,我们还可以在知识广场上刷“知识信息流”。

刷知识广场,就像在刷新闻,打开之后有分享给我、发现、热门、直播、视频,这五大类信息。

比如,在“发现”这个板块里,可以刷到度学堂、竞品观察室、同学圈、公司活动等,这些都是百度特别为员工打造的系列知识内容。

在“直播”板块里,有百度各部门同学组织的业务交流和学习的直播,方便跨部门学习。

当然,知识广场里的内容会根据内容热度、我自己的部门属性、我的职业标签等来做推荐。

看了这么多消费和使用内部知识的场景,你可能会问,所有信息都透明化吗?如果每个人都能搜索到,会不会引起滥用、泄密之类的问题呢?

这一点不用担心。

如流有详细的权限管理,会结合每个人的权限,做千人千面的搜索和推荐。

这些是目前百度内部知识管理所能做到的能力,我们也还在不断升级,希望能解决更多问题,提高管理、协作的效率。

原来这就是AI+知识管理。

AI解决了原来知识管理中最繁琐的知识采集和关联的难题;搜索和推荐的技术,让人最快速地获取想要的知识。

于是,每个人对知识的使用效率更高了,每个人的经验也增长了,整个公司的效率,不断提高。

在做知识管理的同时,整个组织也不断向智能化转型。

这是应对未来挑战,顺应趋势,必须踏出的重要一步。

张磊告诉我,现在很多信息密集型的行业,像金融、能源、物流等,也已经在使用如流。尤其在疫情期间,它帮助大型金融机构实现了高效线上协同。

最后的话

完全没想到,百度内部竟然是这么管理知识的。

原来,百度如流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

围绕着知识,以知识为核心来做协同。用采集、关联、使用三步,来织起一张张网,去沉淀企业的资产。

和张磊聊完,我真是不得不再次感慨,不愧是做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

坚持在AI技术上持续耕耘,才有了今天深厚的内功,做起知识管理来,才能沉淀出一套独特的手艺:AI+知识管理的手艺。

对于今天越来越多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知识。最重要的资产,也是知识。

因为有了知识管理,有了经验的沉淀,就像导航算法一样,你知道现在走这条路更近了,整个组织的经验曲线,也变得陡峭了。

这是一个不断降本增效的过程。

今天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差别,不是时代的差别,不是规模的差别,而是内部知识沉淀、关联和使用效率的差别。

当机会主义的时代过去了,在今天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果谁能把每个人偶发性的智慧、碰运气的结果,凝结为可持续使用的知识,这将成为一家公司最大的竞争力。

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谁能管理好知识,学会采集、关联和使用,它们就会成为你的竞争力。

只有不断学习,有效管理,知识才能成为你的财富。

这是今天每个人、每个公司想要成长,必须修炼的内功。

祝福百度。

也祝福每一个上进的你。祝,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