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凰家园林邀请到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新媒体系吕聘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摄影入门必读知识点为背景的“内学堂”学习分享会。
壹
很多摄友一定和小编一样在买单反之前觉得只要有了单反就可以拍出网上看到的那些精美照片,拿到手之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
首先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相机,吕聘说:作为日常拍摄用,我并不推荐购买单反相机,我们知道一个入门单反相机相当于大半块板砖的重量与体积,且结构、操作复杂,还 需丰富的镜头群。单反相机其实是“工作用机”,也就是用来“干活的”。他的适用人群是职业摄影师、摄影发烧友、单位宣传干事等人群。
我们把大家常用的相机大致分一下类。
(1)有拍摄功能的手机,就称为手机。
(2)便携式薄型活超薄型小型数码相机,一般都可以放在衣服的口袋里的,称之为卡片机,见图1。
(3)不可更换镜头,有较全面的手动控制功能,光学变焦在6倍以上,我们称之为长焦机,见图2。
(4)可更换镜头、取景方式采用单镜头反光方式取得物像进行观察拍摄的相机,称为单反机,见图3。
(5)在外形结构上与单反相机相差不远,最大差别在于取消了机身内反光镜、五棱镜光和学观景窗的设置,我们称之为微单机,见图4。
相机品牌介绍
贰
万像素真有那么好么?
决定拍摄效果的是什么呢?
接下来来了解下什么是像素?像素相当于十字绣的格子,越多越方便细致表达。但成像相当于人本身的塑造能力,色彩搭配平庸,近中远关系不明确,细节平淡无奇,表达的不好,格子再多也百搭。像素高能提供大尺寸的图片,但图片本身质量不一定高。
像素只能决定图片的尺寸,不能决定照片清晰度
数码相机的像素数量并不是由镜头决定的,而是镜头后面一个叫感光原件的东西决定,负责记录镜头捕捉的图像。感光元件排列着非常多的可以感受光线强弱的小点,这些小点就是数码相机的像素,所谓数码相机像素数量就是这些小点的数量。图像被投射到感光器件上时每个像素记录对应位置的光线强度并转化成电信号,经过处理后最后变成我们常见的照片文件,这就是数码相机的基本原理。
手机的感光原件大小只有硬币一角的“角”字这么大!所以为什么手机拍摄的照片质量比不上相机,原因就在这里!
叁
第三姿势,掌握正确的握持相机的姿势,并在拍摄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手持相机的稳定性,这是摄影爱好者必须修炼的一门基本功。对与手机拍摄来说,双手持机肯定比单手持机要稳定得多,拍摄时注意握机的手指不要遮挡住手机的镜头。而对于使用卡片机的朋友,值得注意一点是,尽量也用双手分持相机的左右,以提高相机的稳定性。但要注意有些卡片机的镜头在变焦时需要伸缩的,所以手指不要影响镜头的伸缩运动,也不要不小心遮挡闪光灯的窗口。(见图1)
而对于长焦距相机和单反机的用户来说,要求相对就高一点。在用长焦距机或单反机拍摄橫的画面时,右手握住机身握把,食指按快門钮,中指無名指小指握住机身握把,大拇指按住机身另一端,左手撑住机身,大拇指和食指可做转动对焦环用。(见图2)
拍摄竖的画面时,右手把握并控制相机设置,左手撑住机身,让相机与前额贴紧并对镜头控制,同样在这种姿态下要模拟出一个人的三脚架。(见图3)
肆
一般来说,庭院建筑摄影都是以两点透视为主——建筑的竖直线条是垂直的,这样建筑才会显得挺拔、有立体感。要得到“两点透视”的建筑照片很简单,将相机、手机摆正,手机面和建筑垂直面平行即可。如果你用手机,手机焦距一般是28mm左右,对于高大的建筑来说还是无法在比较近的距离拍完整;如果退远了拍,28mm的焦距又显得太广角了一些,虽能拍完整,但建筑细节和字画面中的比例又会过小。手机建筑摄影中最大的矛盾——透视和焦距限制,我们的处理原则是手机保持不变焦,尽量拍全所需要全部形体,后期再通过软件来摆正和拉直,以获得“两点透视”。
其次要注意拍摄时候的光线条件,应选在阴云天气下或者日出与日落的前后一小段时间里。太阳落下前,天空会呈现暖色柔和的光线,而在太阳已经落下水平线但余光还未消失时,天空则会呈现冷暖过渡的色调。
在自然光中,太阳是一个直射光,另外还有巨大的天空的散射光,因此在晴朗夏日正午的阳光下,光比非常之大,很难拍出一张明暗细节都兼顾的照片。在摄影中,如何用光是摄影爱好者一直讨论并时刻追求的一个主题,任何一张图片都必须有光线的参与。因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一步。
本次讲座不但丰富了凰家园林人的知识面而且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学习会内容新颖丰富,收获颇多,带来了很多启迪,受益匪浅,意犹未尽。而凰家园林“内学堂”也将每两周举行不同形式的讲座、学习会或沙龙活动,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