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大家一起共读了《卡片笔记写作法》后,认真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认真做了这本书的知识卡片,一共张,加起来有这个本书三分之一的厚度,先用纸笔,再电子化。(不电子化其实也OK,直接电脑写当然也OK,不重要)这本书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优点自然是卢曼卡片笔记法的细节描述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卡片完成自下而上的写作。这些观点经典实用,可供反复实践。缺点是后面部分都是各种理论来验证卡片盒多有效,而且有人评价,这本书叫《卡片笔记写作法》,但通篇没有一张知识卡片。一看,还真是。
我自己是有自己的个人知识库系统的,写卡片这件事情也经常做。结合梅棹忠夫《智识的生产技术》和《卡片笔记写作法》,在做一本书的知识卡片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系统的很多不足,尝试优化改进后,系统的整体易用性提升了不少,以前做的卡片也尝试进行修改,虽不求一步到位,但在优化的过程中,自己的卡片系统也在不断改进,这其中的心得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图1:三分之一书厚度的卡片笔记
1、卡片写作和文章写作有什么不同本书推荐序作者阳志平老师写过很多关于卡片的文章,比如《纳博科夫的卡片》,他曾经提到:卡片层面的写作是不需要分享的。写卡片和写文章最大的不同是写卡片可以不发表,不给别人看。
写卡片观点可以孤立,没有过多引言和总结性词语。写文章则不同,文章需要有结构,有思维逻辑和起承转合,因为要说给别人听,所以要想着怎么表达才能把话说清楚。
抱着不发表的心境写出来的卡片是不同的,当我们专注一个知识卡片的写作,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