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卡片 >> 卡片优势 >> 正文 >> 正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课件教

来源:卡片 时间:2022/9/23
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65027.html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及端午节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春节图,播放春节歌曲)学生看图听歌,说节日名称,交流节日习俗。

2.教师谈话,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生字词。

(1)“传”,翘舌音,声母是“ch”,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识记:传—专—转。

(2)“统”,后鼻音,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纟+充=统。

(3)理解“传统”:你和家人每年都过哪些节日?你们是怎么过节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主学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对照注音多读几遍。

(2)和小组内的同学比赛认一认生字新词,交流识字方法。

3.检测预习成果。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①指名读,教师正音:“传、舟、赏”是翘舌音,“巷、堂、郎、饼、赏”是后鼻音;“乞、巧”二字均读三声,注意在语流中“乞”的变调;“巷、祭”易误读,借助拼音和词语读准确。

②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自由读、齐读、分小组比赛朗读。

(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会认字。

4.指8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一人一句,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贴、街、舟、艾”的结构及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强调书写要点,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贴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后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

街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紧凑,注意穿插避让,左、中高,右边低。

舟笔顺是撇、撇、横折钩、点、横、点。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撇和第三笔横折钩均写长,横压横中线,两点上下对称。

艾草字头横平且长,撇、捺要写得舒展。

3.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说说好在哪里,提出意见,学生再练写,同桌互评。

四、朗读感悟,学文识字

过渡:我国有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分别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吧。

1.学习第1句话: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教师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倾听,一边听一边想象,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贴窗花,放鞭炮”是春节的习俗,除了刚刚同学们在交流中提到的习俗,我们知道春节的习俗还有贴对联、吃年夜饭、得压岁钱、穿新衣、拜年等。

(2)(出示插图一)观看图中人物的表情,结合生活实际,品读词语“人欢笑”:红红火火人欢笑;喜气洋洋人欢笑;团团圆圆人欢笑;其乐融融人欢笑。

(3)学习生字“贴”:贝+占=贴,表示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

(4)指导朗读: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红红火火中国年!用欢快的语调齐读这一句,“春节”重读。

(5)多形式朗读:拍手读、师生对读、四个小组接力读。

(6)拓展:你是怎么过春节的?

2.学习第2句话: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描述的情景。

(2)思考:课文讲了元宵节的什么习俗?(看花灯。)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吃元宵、猜灯谜等。)

①指导朗读“元宵节”“看花灯”。

②(课件出示花灯图)引导学生看看是什么花灯,猜猜花灯上的灯谜。

(3)学习生字“宵”。

比一比:宵—消—肖;加一加:肖+宀=宵。

(4)“宵”是夜晚的意思,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

(5)“大街小巷人如潮”是什么意思?“人如潮”写出了什么?你还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大街小巷人如潮”的景象?

(6)学习生字“巷”。可用比一比的方法识记:巷—港;还可借助地名识记:南锣鼓巷。

(7)用欢快的语调读此句,先看着课文读,再闭上眼背读,边读边想象,“元宵节”重读。

3.学习第3句话: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这一句写了清明节的什么习俗。(祭扫。)

(2)学习生字“祭”,理解“祭扫”。出示“祭”的甲骨文字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借助字形理解字义:左边是牲肉,右边是“”(手),中间像祭桌。再出示祭祀、祭扫场景的图片,帮助理解“祭扫”。

(3)你知道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吗?

(4)思考:课文第3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

4.学习第4句话: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1)指名读,联系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文,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2)朗读指导:“端午”重读,读出赛龙舟的热闹和吃粽子的满足、愉悦。

(3)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这句话里写了端午节的哪几种习俗?

(4)(出示插图二)学生看图后指名回答,教师出示对应图片。(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蒿。)

(5)学习生字“舟、艾、堂”:“舟、艾”可借助物品图片识字,“舟”指小船,“艾”指艾草;“堂”可组词巩固识记:课堂、礼堂、大堂、堂屋。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小结。

2.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它,如查找资料、询问家人等。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节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书写“敬、转、团、热、闹”5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写有会认字的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

(2)听写由“贴、衔、舟、艾”组成的词语。

2.谈话导入。

二、朗读感悟,学文识字

1.指四名学生接力朗读前四句话。

2.学习第五句话: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学生齐读、思考:

①此句介绍了哪个传统节日?(乞巧节。)

②“乞巧”是什么意思?(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

③认识生字“乞”“巧”。“乞”和“气”对比识记;“巧”组词识记:巧妙、巧手。

(2)(课件出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谁知道“牛郎织女会鹊桥”的故事?(指名讲述,教师补充)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

(3)对比识记生字“郎”:郎—朗。

3.学习第6句话: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自由读,跟同桌说说中秋节的习俗。

(2)明白中秋代表团圆的节日意义。

(3)认读“饼”:说说自己吃过什么馅儿的月饼,回忆和家人吃月饼赏月的情景。

4.学习第7句话: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自由读,想一想重阳节有哪些习俗。(敬老、踏秋、赏菊、登高。)

(2)说到登高,我便会想起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学习生字“赏”“菊”:“赏”和“堂”对比识记,“菊”借助菊花图片识记。

(4)教师简介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5)拓展:九月九日重阳节,让我们牵起爷爷、奶奶的手,让我们牵起外公、外婆的手,去踏秋,去赏菊……

5.学习第8句话: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1)学生齐读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最后一句话与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

6.教师在黑板上乱序写出本课7个传统节日,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再选一两个说说是怎样过节的。

7.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敬、转、团、热、闹”)引导观察字的结构和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明确书写要点。

2.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敬左宽右窄。右部首笔撇的收笔、末笔捺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末笔捺写舒展。

转左部“车”的笔顺是横、撇折、竖、提;右部“专”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团先外后内再封口。“囗”左右两边的竖画平行,“才”的竖钩压竖中线。

热上下宽度一致。上部“丸”笔顺为撇、横斜钩、点;四点底宽而扁,第一点与另外三点的方向不同,四个点间距均匀,高度一致。

闹先外后内。“门”的点在左上格;“市”的点、末竖均在竖中线上。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价,评价指明比例和关键笔画,然后再练写。

5.用会写字与熟字组词,学生听写。

四、回顾课文,作业设计

1.教师读“词语表”中本课词语,学生听写。

2.画一画关于传统节日的画,在班上做一个“传统节日画展”,再交流自己过节的经历。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导入课题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传统”,知道春节、清明节等是传统节日;“过春节、贴窗花”等是传统习俗,既让学生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义,又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课文源于生活,很多场景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如在了解春节的习俗时,我让学生闭眼倾听,边听边想象,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踊跃地讲述着过年的情景,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气氛变得热烈、欢快。

3.本文结构大致相同,一个节日一句话,最后一句话和第一句话相呼应。在指导学生了解各个节日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为课文的背诵打下基础。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