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卡片 >> 卡片前景 >> 正文 >> 正文

疫情之下的高考来了,考生怎么办

来源:卡片 时间:2024/8/9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xwdt/
高考一直都是高三学生的大挑战,为了考出好成绩,拼命的温习补课,给自己设置目标,许多人患上了高考焦虑症,以至于高考考不出理想的成绩。最近疫情让人感到很浮躁。每天铺天盖地的都是疫情的消息。高考究竟会不会被推迟或取消?大学选择的扫盲活动会不会受影响?这种种的不确定,让人感到莫名的焦虑和恐慌,患上了疫情焦虑症。「高考焦虑症」加上「疫情焦虑症」,考生,该怎么办?17年前有非典。非典也影响了考试,有些高中,放假自学,大学选择的扫盲活动,也都因此取消了。就这样,有的人自律,有的人放飞了。大家的成绩因此出现洗牌。真的只是「是否自律」的问题吗?为什么明明高考当前,却不是人人自律呢?其实这是每个人对焦虑的掌握程度不同,导致展现出来的行为结果不同。焦虑,是一种对潜在失控的恐惧。然而,焦虑和恐惧又有所不同。焦虑主要是针对不确定性。提到焦虑,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失足身亡。他的妻子说,我就知道他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在上场前,总是说这一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之前每次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结果。瓦伦达效应,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患得患失,反而可能导致失败。如果我们没有做好焦虑管理,那就可能像瓦伦达一样,因为过分专注结果而失败。反之,如果我们能够面对焦虑,克服焦虑,走过焦虑,我们的勇气,就能带来美好的结果。那我们应该要如何克服「高考焦虑症」以及「疫情焦虑症」,从而在非常时期发挥实力呢?「高考焦虑症」以及「疫情焦虑症」都是因为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确定考试的难度,不确定疫情会怎么发展,不确定高考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些不确定性,造成了惶惶不安。一旦把注意力只放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上,就很容易忽略了自己还能够做些什么。以下我将介绍三条曲线,来分析非常时期,考生应该怎么做,才能把自己应有的实力发挥出来。这三条曲线就是:耶克斯·多得森的动机曲线,赫尔曼·艾宾浩斯的学习曲線及遗忘曲线。利用动机曲线,朝向目标小步快跑耶克斯·多得森的动机曲线告诉我们,动机强度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当你动机过强的时候,表现往往会不如预期。比如说,考试中的「怯场」就是因为动机过强所造成的。但如果动机不足,也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因为不想学习,而产生厌学症。从动机曲线我们可以知道,动机太强会毁掉自己,动机太弱又会消极避世,所以我们要有合理的动机水平。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利用美国作家尼尔·埃亚的上瘾模型,来设计自己的复习计划。为什么上瘾模型可以对动机太强或动机太弱有所帮助呢?因为上瘾模型打造的是高度的行为黏性,让你不会过度专注于结果。那上瘾模型怎么做呢?我先把上瘾模型的四个要素列出来,然后再举例说明怎么使用。触发的开关:可以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最小的行动:行动应该从简单而有趣开始进行。多变的酬赏:不确定而不寻常的奖赏。持续的投入:投入钱、时间或注意力。比如说,复习计划中,我们可以有外部开关,像是和爱学习的同学一同复习,有良好的复习的场所等等。内部开关可以是自己想要在高考发挥实力的内驱力。行动方面,可以从自己拿手的科目开始,搭配自己比较不擅长的科目。复习应该要很容易进行,而不需要大费周章才能进行复习。在设定复习任务时,可以设置两个完成度:一个理想目标,一个低档目标。这样即使没有完成理想目标,仍完成低档目标,才不会有太多挫败感。随着时间的推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理想目标及低档目标。酬赏分成自我酬赏,社交酬赏,和猎物酬赏。自我酬赏,就是当你使用了新的复习计划,使得你的考试成绩显著提升了。社交酬赏方面,可以多向他人晒复习进度,来获得肯定。猎物酬赏则可以设计成,当你达成某些目标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来犒赏自己。而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投入愈多,我们愈会认同这件事存在的意义。人类有一种「损失厌恶」。当人们得放弃现有的计划时,这种不甘心的感觉,会让人们产生更大的黏性。随着时间的推进,投入更多的钱、时间和注意力在复习计划上,则这个上瘾循环将会螺旋上升。透过上瘾模式来拟定复习计划,则我们更能专注于行动而非结果,逐渐朝向目标小步快跑。洞悉学习曲线,突破高原稳步前进赫尔曼·艾宾浩斯的学习曲線告诉我们,在学习历程中,当成绩进步到某个程度后,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退步,这就是所谓的「学习高原」现象。比如说,有些同学从高二下半期以来,每天用功,想要突破以往没学透的难点,但是成绩却不尽理想,反而有些退步。又有些人刚开始学英语时,对新的语法和单词,都觉得很容易理解和吸收,但愈到后来,愈觉得自己的英文程度进步很慢,投入产出比开始变低了。从学习曲线我们可以知道,学习有一定的进程,进入了高原期时,投入产出会不如预期,应该寻找高原的突破口。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利用美国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用多种学习方法来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为什么学习金字塔能够突破学习高原期呢?因为运用多感官来学习,能够运用到大脑的不同部位,并且能相互链接,从而让学习效果更好。学习金字塔的塔尖,就是最常见的听讲,这种学习方式,如果没有复习,只能保留5%的学习效果。于是,我们常常要通过阅读来复习所学到的内容,但是,这也只能保留10%的学习效果。有些同学会用声音或图片来复习,比如说,大声念出来背诵,画思维导图,或是找些图片来帮助记忆。效果略好,有20%的成果。或者用额外的动态方式,比如说看影片,看演示,看现场操作等等,学习效果可以达到30%。怎么办?这些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都不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有输入,很少输出。下面的三种学习方式,加上了输出,更可以帮助你突破学习高原。首先是小组讨论,不是坐在那里看人家讨论,而是自己也要参与发言。透过这种输出互动方式,你的学习效果可以提升到50%。其次,如果你自己做一遍,从做中学,把知识用起来,则学习效果会提升到75%。比如说,背了单字之后,不是只是看例句,而是自己真的去使用单字来造句作文;数学公式不是只是看懂了,而是自己导一遍,然后思考看看有没有不同的作法。做了真题之后,拆解这题目到底是用到了哪些知识点,把题目做透。再来,是教别人。这种把知识传授给别人的方式,透过讲解,你会重新思考,怎么教更容易让对方理解,可以帮助你掌握90%的学习内容。把学习金字塔运用在做真题的时候,我们不要浪费每一道真题,我们应该把每道题都做透。怎么做透呢?先做题,再拆解每道题里面的考点,把考点有系统的整理起来。你可以使用闪卡来收集知识点,或者用思维导图把知识点做成一棵知识树。最终,从学生视角转换到老师视角,从「知道这题怎么做」进阶到「讲评这题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自己讲给自己听的时候,你会更清楚,这道题的陷阱在哪里?你可能会在哪里弄错。在学习高原期的时候,很容易不停地在原地打转,走不出去。如果能够重新理解学习周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就能突破高原稳步前进。用好遗忘曲线,间断重复主动回想赫尔曼·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線告诉我们,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短期记忆只存放在外脑,而长期记忆存放在内脑。短期记忆多半经由视觉或听觉重复来形成。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记一个电话号码,或是记得出门该买些什么,这些运用都是短期记忆。而长期记忆则是,因为对你来说有意义,所以你记得。我们会说为什么老人新的记不得,旧的忘不掉。就是因为,虽然他的记忆力已经衰退了,但是他的长期记忆依然存在。从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知道,当你利用记忆规律来间断重复,主动回想,就能巩固记忆,摆脱遗忘的宿命。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利用德国评论家瑟巴斯坦·莱特纳创建的闪卡系统,来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为什么莱特纳系统能够摆脱遗忘的宿命呢?因为这是一个根据记忆规律建立的反馈系统。如果把考点和弱点放入闪卡系统里,则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复习。首先,我们应该把所有的知识点,分到考点弱点4象限里:A象限是考点+弱点:这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B象限是考点+非弱点:有空才花时间做。C象限是非考点+非弱点:根本不需要浪费时间在上面。D象限是非考点+弱点:希望考试得高分的学霸冲刺区。再来,我们把精力放在A象限的考点+弱点。这些可能是从你的错题本来的,或者是老师再三强调,但你仍无法掌握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制作成闪卡,卡片正面写问题,反面写答案。取5个盒子来放卡片。根据实际状况,1号盒子放掌握得最不好的那些卡片,这些卡片你可能非常不熟,总是会答错。这些卡片应该每天复习。2号盒子放那些掌握得比1号盒子好的卡片,这些卡片每隔一天复习一次。3号盒子放那些掌握得比2号盒子好的卡片,这些卡片每周复习一次。4号盒子放那些掌握得比3号盒子好的卡片,这些卡片每隔一周复习一次。5号盒子放那些最有把握的卡片,这些卡片考前复习。渐渐的,有些卡片会从1号移到2号,2号移到3号。也有些卡片会从4号移到3号,3号移到2号。当你已经掌握了A象限的知识点之后,就可以攻克D象限及B象限的知识点。萊特納系统顺应记忆规律,让我们可以将知识点做间断重复,并且在一问一答里,主动回想知识点,从而摆脱遗忘的宿命。「高考焦虑症」和「疫情焦虑症」是真实存在的,只要你记住这三条主线:动机曲线、学习曲线、遗忘曲线;拿好这三个锦囊:上瘾模式、学习金字塔、莱特纳系统;从容面对焦虑,积极采取行动,就能让你在高考中旗开得胜,收获努力的果实。坐标美国硅谷,以家庭教育为孩子凝能聚量。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287.html